第1卷 2024年11月 总第70期

第1卷总第70期

2024-12-02
第1卷总第70期.pdf

全球视野下的环境治理领域动态·2024年11月

2024-12-02
【国内热点】一、自然资源部发布公报,全面反映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成效2024年11月6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全文共4.7万余字,集成发布中国陆海一体的自然生态基本国情,系统反映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重要成效。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

本期聚焦:数据科学与生态环境治理

2024-12-02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涉及气候变化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监测与预警、资源管理、环境风险评估、跨部门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数据科学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复杂多面的环境问题。数据科学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通过分析从气象站收集的温度、降水量等大量气候数据,科学家可以识别...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分析

2024-12-02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城市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探讨智慧城市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智慧技术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24-12-02
海洋观测系统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支撑,通过提供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变量的数据,支持气候监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和科学研究等。目前,海洋观测面临的挑战包括扩大深海和极地/的观测覆盖、提高数据质量和一致性、促进数据共享、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技术创新。为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能力建...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应强化碳排放信息披露

2024-12-02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工作方案》来看,尚存部分内容的缺失。例如,碳排放信息披露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此部分内容缺失会进一步造成碳排放的社会监督缺失。

基于多样生境保护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研究 ——以重庆国际生物城总体规划为例

2024-12-02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识,注重绿色发展模式,创新保护措施和规划模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对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本底特征的识别和不同生物群落的保护规划,探讨多样生境保护和...

萤火虫经济的伦理反思与同一健康策略

2024-12-02
本文系统分析了萤火虫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伦理困境。文章围绕生态旅游项目、文化节庆活动、城郊“生态”萤火虫放飞园区及城市广场萤火虫放飞等四类经济活动展开讨论,深入探讨了栖息地破坏、光污染、过度捕捉及生态失衡等伦理问题。研究指出了萤火虫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误导性公众教育和人工繁育可信度等关键问题。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文章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完...

云南大理州传统村落集群构建与联动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2024-12-02
整体性和区域性的历史文化保护理念将促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从“点状”村落转向“面状”村落集群。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人地关系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指导下,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选取相关参量,量化转译提取自然地理因子指标、社会经济因子指标和历史文化价值指标,构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农文旅表征指标体系。以名录传...

探索动物福利与医药研究的平衡——人工合成熊胆

2024-12-02
中医学对于胆汁类药物的应用广泛而悠久,尤其是熊胆汁,其药用需求从古代延续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剂型和应用范围均有所拓展,但从动物福利的角度看,“活熊取胆”对动物的伤害极其深重。在生态文明已成为时代潮流,动物福利意识普遍高涨的今天,“活熊取胆”已变得不合时宜。人工合成熊胆的研制,对早日取消“活熊取胆”,争取动物福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影响

2024-12-02
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团体标准的发展,是基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规范管理需要而逐渐形成的。目前,起步虽然晚但发展快速的国内团体标准建设工作,也存在多项问题。本文以《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为契机,分析了团体标准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强调了评...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一本通往生态文明之路的通识性工具书

2024-12-02
历时两年多,《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于2024年8月与读者见面。作为一本具有通识性特质的工具书,本书由丽江师范学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共同编写完成。全书分七个章节,从生态文明的起源说起,连结生态文明建设概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概述、生态文...

优质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亦需“低碳足迹”

2024-12-02
本文基于作者在第七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产业绿色发展与可持续贸易前景”圆桌对话环节中的发言。作者表示,在今天人类面临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危机的紧迫情况和突发变化下,可以利用政策的力量迅速有效的调整。此外,作者认为,未来的商品交易将不仅是产品性能好、价格低,还必须得碳足迹低,这几个指标将共同影响企业的全球贸易。...

“生物多样性名家大讲堂”专栏开通啦

2024-12-02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为了给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了解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窗口,同时搭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于2024年8月设立了生物多样性科学馆。这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现阶段,生物多样性科学馆共分为六个展区,分别是:历史专区、VR专区、物种专区、保护地专区、国际专区、暗夜星空专区,每个展区都承...

生态、生命、生活——内在联系探究

2024-12-02
本文聚焦于生态、生命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就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朱鹮和麋鹿恢复案例揭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巨大成就,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存续与发展的重要影响,特别提出了人类生存所需的三个前提,即:生态前提、技术前提、文化前提。从人们生活的吃、穿、住、行、爱好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刻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在生活中,就在举手投足之...

征稿简讯(二十一)

2024-12-02
《生绿》2025年1月刊聚焦“负责任旅游”近年来,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24年首份《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际旅游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8%,国际游客预计达到13亿人次。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挑战的加剧,旅游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也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对“负责任旅游”的探讨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深化。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始于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