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人,那么湿地就相当于人的肾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对湿地保护,关乎地球整体生态健康。
继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在中国云南召开之后,生态环境领域又一重要会议——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也将于2022年11月在中国武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探讨湿地保护及公约发展方向,审议重要履约事项。
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高质量保护,有助于缓解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的困境,并可在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固碳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第三次中国国土调查及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中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包括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不含养殖水面)、沟渠、浅海水域等。为加强湿地保护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于2022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
本期聚焦将通过湿地议题,密切关注湿地公约大会,同时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研究与实践,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