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态修复工程,亟需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

二维码
27

文/封紫


摘要:依据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征集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重点选题建议的通知》(简称《通知》),结合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未能放缓、以及我国正面临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研究室就《亟需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和《加强风光电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出选题建议。


关键词: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风光电生产过程,防范生态风险


封紫. 生态修复工程,亟需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6期,2022年5月,ISSN 2749-9065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征集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重点选题建议的通知》(简称《通知》),并明确由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组织开展2022年决策咨询重点选题建议申报工作。


作为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绿发会积极响应《通知》要求,经过多轮讨论后,绿会研究室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未能放缓、以及我国正面临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两个建议选题,即《亟需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和《加强风光电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亟需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选题的提出,主要基于: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虽然我国制定和启动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但目前众多生态修复工程均未充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修复工程的前、中、后期,基本缺失相应的本底调查、有效监管和工程后评估,从而“修复”不成,反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绿会研究室提出:亟需补足短板,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创新。


《加强风光电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则建议:在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防范生态风险研究,提升研究水平,以实现清洁能源生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