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明珠、温刚
按: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成为近年来国际投资界的热门词汇,而在国内,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也使ESG频频出现。环境、气候和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因素,未来有望被整合入公司信息披露框架并被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下文是ESG投资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
摘要:ESG评级为ESG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在采纳ESG信息披露指引和报告标准的基础上,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基于自身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方法。
关键词:ESG评级,评级机构,评级体系
许明珠温刚ESG评级的发展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5期,2022年4月,ISSN2749-9065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需要获得对潜在投资对象的客观公正的资信评价,所以,评级已经成为投资活动中的一个基础工具。ESG评级基于ESG信息披露产生,可以为ESG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一、ESG评级机构
ESG评级机构有多种,可以是商业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机构如环保组织。1983年,第一家ESG评级机构Vigeo Eiris成立,至今全球的ESG评级机构已超600家,其中,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即明晟,MSCI)、KLD、彭博、汤森路透、富时罗素、道琼斯、Sustainalytics、恒生、晨星、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等发布的评级指数有较大的国际市场影响力。近年来,国内机构也在积极发展ESG评级业务,现已有ESG评级机构约20家,较为熟知的主要有商道融绿、上海华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即中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万得(Wind)、嘉实基金、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润灵环球等。
二、ESG评级体系
(一)ESG评级体系的形成
ESG评级的工作全流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数据采集和信息归纳,二是指标设置、评分评级和形成评级结果,三是将评级结果指数化,从而形成服务投资的产品。一家评级机构可能开展以上全流程工作,也可能仅参与其中部分工作。因为至今ESG尚未有全球统一的定义,各家机构往往会基于全球报告倡议(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的ESG披露标准,采用MSCI全球指数或富时指数系列的行业分类,再根据自身理解,提出不同的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方法。出于商业利益考虑,评级机构往往将ESG评级方法认定为商业机密,对外公布的内容往往有限。
(二)ESG评级体系间的比较
基于既往公开信息,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各有评价侧重,因此,市场上的ESG评级维度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如,MSCI、彭博、汤森路透提供综合性的ESG评级,评级维度全面覆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道琼斯侧重企业在经济、环境及社会三方面的表现;富时罗素将企业绿色收入占比纳入ESG评价;Sustainalytics以ESG风险评级来取代全面性的ESG评级;KLD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的关系;CDP侧重从环境维度进行评价,依企业情况设计包括气候变化、水安全与森林三方面的问卷。表1展示了国际上一些主要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指标选取情况,大多数已在环境维度中纳入了气候变化内容,富时罗素还纳入了生物多样性指标,这与《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所确定的方向一致。
表1. 国际上一些主要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指标选取情况
有研究表明,因为不同机构的ESG评价体系在信息采集分析、指标选取、构建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总体上,它们的ESG评级结果相关性不高,如何评价和利用这些不同的ESG评级结果,还有待今后的市场检验。
国内机构当前发展的ESG评级体系,通常是在借鉴国际机构成熟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发展和市场特点,在具体指标设计中进行相应改进。如,商道融绿于2015年推出了国内首个ESG评级体系,与国际普遍采用的金字塔结构相似,包含三级指标体系:一级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二级为13项分议题,三级为200余项指标,二级和三级指标均为贴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改进,并按照GRI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分为通用指标和行业特定指标。
(三)ESG评级对象
国际上各评级机构通过体系化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框架,将全球大量上市公司覆盖为ESG评级对象,为国际投资活动提供服务。图1展示了全球一些主要评级机构的样本覆盖范围,其中,彭博覆盖了全球60多个国家11500多家公司;富时罗素覆盖了全球25个交易所、98%的可投资证券市场。
图1. 全球主流评级机构样本覆盖范围(单位:家)
目前,我国评级机构的ESG评级对象尚局限在国内,其中,华证、中证、商道融绿、嘉实的评级范围覆盖了A股上市公司,其他机构以中证800、沪深300成分股为主。
参考文献:
1. 一文看懂全球主流ESG评级体系.https://www.sohu.com/a/449686185_100012596
2.东吴证券:《东吴ESG专题研究2:中国应用:信披&评价体系初具雏形,ESG投资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