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言】关于黄河禁渔20年的建议

二维码
25

文/尹山川

摘要:对黄河开展全流域30年禁渔管理,恢复其生态系统多样性,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禁渔二十年后,希望对国家黄河流域水生鱼类资源作出新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黄河,黄河禁渔,非法捕捞

尹山川.关于黄河禁渔20年的建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6卷第2期,2021年4月,ISSN2749-9065.

案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近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性的大河。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黄河也进行了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黄河水生资源更是经历数千年的捕捞,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黄河流域人口剧增,经济高速发展,黄河鱼类资源遭受前所没有的破坏,已经到了无鱼可捕的程度,其渔业资源贫乏程度并不比长江差。


黄河多年禁渔的迫切性


上世纪80年代黄河水系曾有鱼类191种,黄河干流有鱼类120多种,而到本世纪初下降为80多种!近30年间黄河鱼类资源数量减少约一半,土著珍稀保护鱼类资源减少六成。目前黄河到底多少种鱼不得而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中的鱼类资源就已经面临枯竭的状况,又经历30多年的高强度捕捞,目前黄河渔业资源岌岌可危,无鱼可捕的状况绝非危言耸听。


黄河鲤鱼、刀鱼、雅罗鱼等如今的名贵鱼种,曾经只是是黄河里经济鱼类的代表,但最近几年这些鱼类很难看见,变得十分珍稀。黄河鳗鲡、北方铜鱼更是消失殆尽,不见踪影。


水电工程、截水断流、水质污染三大因素是造成黄河鱼类资源减少的基础性原因,而过度捕捞却是造成渔业资源灭绝性减少的直接原因。不分地点与鱼种任意捕鱼,繁殖季节捕鱼,使用电鱼毒鱼绝户网等毁灭性工具捕鱼是过度捕捞的罪魁祸首。渔业资源的枯竭将给整个黄河生态带来巨大破坏,包括黄河水生植被、飞禽、昆虫、两栖爬行动物、水质等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后果。


2018年,黄河流域开始从每年的4月1号至6月30日实施全流域3个月的禁渔,但是禁渔时间太短,保护力度有限,对于整个黄河流域几千年的开发开垦,上百年的建设利用,几十年的疯狂捕捞,3个月的禁渔期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壮大上百种鱼上千种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与自然生境的修复。


黄河多年禁渔的可行性


长江流域已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进入了十年禁渔期,不仅对恢复长江流域生态带来巨大的实际效果,同样对黄河全年禁渔,恢复黄河生态带来强大的示范作用,对黄河流域全面禁渔开启引领宣传效果。


目前黄河流域全年的水产品捕捞量仅有6点5万吨,比30年前下降了80%以上。而这个捕捞量仅占全国一年水产品总量6500万吨的千分之一。黄河水产品产量在全国水产品供应链中微不足道,黄河流域禁渔对全国水产销售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黄河流域以捕鱼为业的人员远远少于长江流域,这就意味着黄河全面禁渔对渔民的救助总资金少于长江流域禁渔,对渔民的就业安排压力远远少于长江流域,由于地理气候造成资源增长所限,黄河流域渔民对黄河捕鱼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长江渔民对长江的依赖度,这些因素决定黄河流域禁渔比长江流域禁渔更容易,难度更小。


黄河禁渔20年的必要性


黄河地处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秦岭——淮河中国南北分界线以北,气候条件比南方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相对干旱,大部分河段又经过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生态条件差,恢复难度大且慢!再加上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受到破坏的程度比长江流域更深,开发利用的时间更久远。这就决定黄河流域的禁渔周期应该比长江流域更长。因此,长江流域目前禁渔周期为十年,我们认为黄河流域禁渔周期二十年更好。另外,如果目前渔民在进行补助及就业安置后,仅仅过去十年又造就一批新的渔民,国家将面临新的负担与课题,禁渔二十年将延缓国家的财力压力与黄河的生态渔业资源压力。


综上,建议:


1、对黄河开展全流域30年禁渔管理,恢复其生态系统多样性,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加强对黄河禁渔20年后的延伸管理。黄河禁渔二十年后,希望对国家黄河流域水生鱼类资源作出新的管理规范,在禁渔起结束后,即使年捕捞量达到现在的5倍,也只有30万吨,这个捕捞量依然太少,只占现在中国水生产品总量的千分之五,不到百分之一。对于一个居住上亿人口的黄河流域消费也是粥少僧多!所以调整黄河鱼类资源功能势在必行,让鱼类资源更多为生态与环境服务,把黄河作为鱼类资源的种源保有库,不设立禁渔期,只在某些河段每年设立3~5个月的捕鱼期,持证按定量捕鱼,其余时段一律禁止捕鱼。


不管禁渔十年还是二十年,目的就是恢复黄河鱼类资源,恢复后要永久保护鱼类资源不濒危,保护鱼种一个不灭绝是根本,所以我们只能以养殖鱼类消费为绝对主力,野生鱼类消费只是一个点缀!如果我们最后把野生鱼种一个个都搞灭绝,那真是断绝人类生存发展的后路,愧对子孙万代与地球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