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勇
摘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思考:上,要溯源,即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三峡及上游工程合理调度和协调将缓解或解决一部分问题。中,要解决江西鄱阳湖自身的问题。汇入鄱阳湖的河流进行的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是鄱阳湖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下,要讲效应。统筹考虑建闸对下游沿江乃至长江整体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和生态效应。
关键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工程建设,生产活动,效应
马勇.以历史责任感,来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2卷第2期,2021年3月,ISSN2749-9065.
马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及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海洋环境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获2009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2012年获得地球奖。
┉┉┉┉┉┉┉┉┉┉┉┉┉┉┉┉┉┉┉┉┉┉┉┉┉┉┉┉┉┉┉┉┉┉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历史责任感来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从上、中、下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上,要讲溯源,也就是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刚才很多专家都进行了分析,其中三峡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三峡产生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甚至是有些专家反对鄱阳湖建闸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是否要启动对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后评估?通过后评估,把后面的协调对接做好,是否我们就可以不必在鄱阳湖再建立水利枢纽。通过与三峡的和上游的这些水电站的调度和协调,去缓解或解决一部分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
中,是要解决江西鄱阳湖自身的问题。我们要去反省鄱阳湖或者江西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刚才有专家也讲,汇入鄱阳湖的5条河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加上湖区的采沙,工农业的取水力度加大,这些都成为鄱阳湖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不应该在存在问题的时候还要用工程去制造另一个问题。
下,就要讲效应的问题。现在长江的大保护战略已经是确定了的,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已经作为一个法律通过了。那么鄱阳湖的事情、长江的事情就不光是江西省的问题了,而是全国的问题。那么建闸对下游沿江乃至长江整个总体的影响及产生的效应,肯定是要考虑的,其中包括饮水安全问题,对防洪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要对其做出一个总体的考量。
所以我们今天开这个会,就是希望汇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还是要对鄱阳湖建闸这件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行更谨慎的决策。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