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热点】
深圳为公园立法:明确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根据“深圳晚报”的消息,1月3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获通过,将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对禁止投喂野生动物给出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对公园内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等区域,公园管理单位可实行访客预约和限额管理等措施,限制开展破坏自然生态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得违法捕捉、惊扰和擅自投喂野生动物。
《条例》的出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禁止投喂野生动物等措施的实施,也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市民行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放置红外相机兼鸟调,对门头沟清水镇开展第二次生物多样性调查
2025年1月,为深入了解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下清水村、达摩庄村等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研究室及相关项目团队前往该地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此次调查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清水镇相关区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评价。
2025年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定档2月20日
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已经确定。依托于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更好地服务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将人民群众强烈所盼、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带上两会,中国绿发会两会建议工作组将于2025年2月20日上午9点召开第十届“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
本届两会建议会将由中国绿发会党支部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科学期刊提供学术支持。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024年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国际视野】
第七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主题正式确定
第七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7)将于2025年12月8日至1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举行。一如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作为特别认证机构,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将认真研究会议材料,并将组建代表团实地深度参与到会议中去。
2024年12月12日,在与联合国环境大会主席领导下的会员国和观察员,包括主要团体和利益攸关方进行广泛磋商后,第七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宣布:“推进可持续解决方案,建设有复原力的地球”(Advancing sustainable solutions for a resilient planet)。
图源:UNEA
英国首个海洋素养战略发布
1月8日,英国威尔士发布了首个海洋素养战略——“Y Môr a Ni”(威尔士语,意为“大海与我们”)。据报道,这一战略的推出标志着英国在海洋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源:该报告
“Y Môr a Ni”战略旨在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让公众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并激发人们保护海洋的热情。该战略的具体目标包括:
· 提升公众对海洋的认知。让公众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 加强人与海洋的联系。鼓励公众参与海洋保护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生物监测等。
· 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健康、清洁、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系统。
全文可参见:
https://ymgynghori.cyfoethnaturiol.cymru/marine-morol/the-sea-and-us-y-m-r-a-ni/
第七届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将于2026年11月17日举办
第七届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WCMB 2026)将于2026年11月17日至20日在比利时布鲁日(Bruges)举行。会议主题为:“我们需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洞察力,为了我们想要的海洋”(The marine biodiversity insights we need, for the ocean we want)。
图源:WCMB
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一次高级别国际会议,重点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会议为政策制定者、科学家、保护主义者、行业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以讨论当前和新出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并确定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