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环境治理领域动态·2024年11月

二维码
18

【国内热点】

一、自然资源部发布公报,全面反映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2024年11月6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公报》全文共4.7万余字,集成发布中国陆海一体的自然生态基本国情,系统反映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重要成效。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绿色地球中国贡献五部分内容。

《公报》描绘了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未来愿景,提出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保持在315万平方千米以上,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8%,国家公园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全国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等。

二、中国首部《能源法》正式颁布,绿会法工委建议获采纳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这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简称“绿会法工委”)自2020年国家能源局就《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集意见起,就一直关注《能源法》的立法进程,并分别就《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能源法(草案)》、《能源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分别提出建议,三次建议均有多项内容获得采纳。

三、中国绿发会中医药发展基金成立大会圆满召开

2024年11月9日下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中医药发展基金成立大会在成都圆满召开。

中国绿发会中医药发展基金的成立,旨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宣传展示中医药发展成果、优势,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中国绿发会实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林下经济项目、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等,拯救了大量濒危中药材物种,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今,紧随健康变化新形势,直接布局中医药赛道,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必将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和鲜活力量。


【国际视野】

一、COP29达成“巴库气候团结契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COP29)于2024年11月11-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重点讨论融资问题。此外,本次会议也是各国依照《巴黎协定》要求,展示其最新国家气候行动计划的关键时刻。

经过为期两周的紧张谈判,在当地时间11月24日凌晨,COP29正式闭幕,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成果。

联合国环境署发布《2024年适应差距报告》

2024年11月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2024年适应差距报告》(The Adaptation Gap Report 2024: Come hell and high water)。

报告指出: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公共适应资金从2021年的220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80亿美元。即使实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目标,即到2025年将适应资金增加一倍至至少380亿美元,也只能将1870-3590亿美元的适应资金缺口减少约5%。除了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影响而提供大量资金和设施外,还需要在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融资:投资于人类和地球

2025年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50周年,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WWD 2025)将以“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融资:投资人类和地球”为主题。

图源:CITES

秉承以往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庆祝活动的合作精神,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活动将成为一个交流思想、展示解决方案和推进对话的平台,探讨创新投融资如何有助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提高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投资兴趣以及创造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