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龟鳖救护与生物多样性》摘选系列五:以“荒野式”管理城市绿地引导发展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维码
160

高一雷

摘要:“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推动人类活动密集地区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兼顾保护和发展的同时,协同可持续生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于2021年5月29日提出。本文从“荒野式”管理城市绿地与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展开,提出城市绿地在实施荒野式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三点内容。

关键词:城市绿地,荒野,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高一雷.《手札——龟鳖救护与生物多样性》摘选系列五:以“荒野式”管理城市绿地引导发展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2024年8月,总第66期.ISSN2749-9065


北京,中国的心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在封山育林、增殖放流、治理空气和水域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逐步显现,但是“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则是让很多人陌生的字眼,更是被部分城市绿化部门忽视了的生态管理方式。

wps3.jpg

北京某住宅区的人工湿地高一雷

什么是“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我们生活的范围内,在不能够完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侵扰,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来帮助野生动物进行生存与发展”。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思想,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于2021年5月29日提出。

“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推动人类活动密集的地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兼顾保护和发展的同时,协同可持续生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深山和原野保护。而自然保护区这种画地式的保护方式固然十分重要,但目前的努力远远不足以扭转生物多样性快速衰落的全球趋势。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创新的思路。由于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张,研究如何在人口聚集区有效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在城市绿地的养护方面,谈谈个人观点。

包括北京在内,我国一些城市绿地基本采用定期打草、剪枝、清理枯枝烂叶、打药防治病虫害等高强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需要投入众多人力、消耗资金、造成非必要浪费,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打药会对鸟类及其食物来源产生负面的影响,包括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等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认为,城市除了需要统一的人文景观外,更需要尽量减少人为管控,让生物群落自由生长的自然管理方式,营造出山水相依、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荒野式自然景观。

在这一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公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科普、倡导和推广,“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了解、接受及参与,并尽快与国际倡导的“荒野模式”相契合。

wps4.jpg

北京某住宅区的“城市森林” 高一雷

荒野式自然景观是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和谐旋律,这一旋律已经被园林、绿化等各界陆续地运用到绿地管理实践中。荒野式管理就是让野生动植物合理生长。对于城市绿地来说,高强度的管理模式不仅使野生生物种群丧失了栖息地,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同时,城市居民也丧失了亲近自然、感受生命、体会大自然奥妙的“精神之旅”。相反,采用荒野式管理方式,地域性生物得以回归,绿叶鲜花、鸟兽虫鸣等生命体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使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息繁衍。让人类的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充满对地球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进入21世纪,“再野化”等概念风靡欧美等地,引入当地早已消失的原生动植物,填补生态位的缺失环节,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成为欧美城市发展的主流观点。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大型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街头,已经屡见不鲜。

wps5.jpg

北京某住宅区安静、觅食的梅花鹿高一雷

这一概念的发展,不仅要加快实现,并且要有效落地。在一些一线城市开始实践,使市民和游客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态体验。比如,圆明园、天坛等古老园林中已经逐步开始探索并初露端倪。北京雨燕、红嘴蓝鹊等开始逐步回归,释放出古都北京的古朴与原生自然美。

不过,有些地区绿地管理做的却差强人意。比如,把草坪铲除,用水泥封住土地,再铺上透水砖,仅保留几颗树,鸟兽不见踪影,夜晚的虫鸣也消失了……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采用荒野式管理的方式,对“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绿地在实施荒野式管理方面,有专家提出应注意三点。

一、高强度管理与荒野式管理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两种模式可以同时运用于同一块城市绿地中,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二、实施荒野式管理是为本地物种自由生长保留栖息地,促进本地物种繁衍生息,对外来物种应该严格加以管制。

三、在保持生态系统整体可控,特别是在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城市绿地荒野式管理。降低割草的频率,甚至杜绝割草。保留枯枝和落叶,为各种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尽量减少或避免打药,确保食虫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节肢类等动物能够广泛生存,推动局部性食物网有效建立,生物系统向顶级群落演变,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双循环。

wps6.jpg

北京某住宅区的荒野湿地高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