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环资学院 李俊
摘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并列明近期目标为“利用3—5年时间,在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实现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建议将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助力《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落地。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
李俊.建议将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助力《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落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6卷,2024年5月,总第60期.ISSN2749-9065
【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号),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并列明近期目标为“利用3—5年时间,在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实现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
上述举措对于加强高校碳中和教育、激发大学生低碳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据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最新版),目前我国尚没有聚焦“低碳+创新”议题的竞赛活动。
通过对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连续两年举办及高校参与情况的调研分析显示,目前该大赛虽未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但仍吸引了20余个省及直辖市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200多所学校2.2万名大学生904个项目的积极报名参赛,充分显示了目前全国高校对此类主题竞赛的高需求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在低碳领域创新的热情,对于加强高校在“双碳”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也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建议】
基于以上情况,建议教育部将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名录,纳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同时增强对低碳领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通过丰富高校低碳创新领域赛事活动,助力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