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建议

二维码
2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宣传部

摘要: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全面无烟法规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并符合以下要求:法规明确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执法主体明确,对个人或场所的违法行为有罚款等处罚措施。

关键词:控烟条例,公共场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宣传部.关于加快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建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6卷,2024年5月,总第60期.ISSN2749-9065


【案由】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一般义务中规定,每一缔约方应根据其能力“采取和实行有效的立法、实施、行政或其他措施并酌情与其他缔约方合作,以制定适当的政策,防止和减少烟草消费、尼古丁成瘾和接触烟草烟雾。”根据缔约义务,中国应该从立法层面对吸烟行为加以控制,但二十年时间过去了,中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加以约束。

近年来,国民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明显提高,渴望通过立法保护公众免受烟草危害,全面无烟立法具有极高的支持率,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出台了全面无烟立法。

【内容】

2003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一般义务中规定,每一缔约方应根据其能力“采取和实行有效的立法、实施、行政或其他措施并酌情与其他缔约方合作,以制定适当的政策,防止和减少烟草消费、尼古丁成瘾和接触烟草烟雾。”根据缔约义务,中国应该从立法层面对吸烟行为加以控制,但二十年时间过去了,中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加以约束。而与此同时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法或控烟综合性立法,其中40多个国家施行了全面无烟法律。因此,控烟方面的法律缺失影响了我国在控烟工作中的国际形象。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全面无烟法规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并符合以下要求:法规明确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执法主体明确,对个人或场所的违法行为有罚款等处罚措施。

近年来,国民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明显提高,渴望通过立法保护公众免受烟草危害,全面无烟立法具有极高的支持率,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出台了全面无烟立法。

2006年1月9日至2023年9月30日,地方出台控烟相关法规一共357部,其中专门控烟34部,爱国卫生66部,文明行为253部,其他4部。24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3个城市出台了市级控烟相关法规。

20多个省市出台全面无烟立法。其中包括城市实施的控烟专门法规,例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秦皇岛等。

但是,在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规定,至2030年全国成人吸烟率才达到20%的目标,可见我国的吸烟率与全世界平均吸烟率还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个地方规定不一,没有统一规定,甚至各地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保持推进我国控烟履约的工作,为了实现健康中国到2030的目标,实现全国统一的控烟执法。亟需我国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加以约束。

【建议】

国务院尽快在2025年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