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山地户外营地建设审批和运营管理的建议

二维码
16

杨晗

摘要:山地户外营地往往处在生态功能完善和自然环境优美的郊野,经营活动常常是怎么吸引游客怎么来,在保护地内起篝火、燃烟花、灯光秀等均无任何约束,致使保护地的野生动物长期受到惊扰;野外用火带来的山火风险,也使保护地日常管理面临挑战。由此建议加强山地户外营地建设审批和运营管理。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山地户外营地,运营管理

杨晗.关于加强山地户外营地建设审批和运营管理的建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6卷,2024年5月,总第60期.ISSN2749-9065


近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体育产业爆发出强劲的市场前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到2025年建设10000个各类户外运动营地。

随着各类户外运动营地大批上马,手续裸奔和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等现象高发。具体来说:

一、山地户外营地建设手续裸奔问题

营地开发商不知道要办理何种手续,政府职能部门也不知道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甚至是侵占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受损,政府职能部门仍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旅游开发破坏,环境侵权方却不需要承担违法成本。

二、山地户外营地运营管理几乎空白

山地户外营地往往处在生态功能完善和自然环境优美的郊野,经营活动常常是怎么吸引游客怎么来,在保护地内起篝火、燃烟花、灯光秀等均无任何约束,致使保护地的野生动物长期受到惊扰;野外用火带来的山火风险,也使保护地日常管理面临挑战。

基于此,我们建议:

一是明确山地户外营地建设审批手续,厘清违法建设的法律责任,加强审批管理流程;

二是制定山地户外营地经营内容白名单,通过管理办法、行业规范等约束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