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业体系已经成功地为全球市场供应了大量食品,但在其他方面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广泛的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可避免地与“工业化农业”相关,例如高投入的单一作物种植;化肥、农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依赖等。
生态农业的提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生态农业是一种着眼于整体的综合性方法,将生态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和原则同时应用于可持续农业和粮食体系的设计和管理,旨在改善植物、动物、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促进粮食体系的社会公平性,为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解决方案(FAO)。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一位于4月的时节的到来,也标志着北半球新的生长季节的开始。例如,早稻、春玉米(东北、西北、华北等地)、花生、棉花等诸多作物都是在4月前后陆续播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生态农业”的实践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山东的多家践行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场,如枣庄的思源生态农场、平邑县的弘毅生态农场等。这些农场通过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而非单一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创建“低投入、高产出”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学原理,从秸秆、“害”虫、“杂”草综合开发利用入手,种养结合,实现元素循环与能量流动等。
本月期刊重点聚焦“生态农业”系列议题,并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推进生态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行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