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峰
摘要: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迁徙同样也是一段危险的旅程,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如候鸟越冬和中途停留地点的丧失可能会对鸟类的迁徙生存机率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投喂迁徙鸟类”现象出发,在对分析投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鸟儿并不具备判断环境“好”或“坏”的能力,它们只关心: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二)大规模投喂不仅直接增加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还间接提高了人兽共染病的传播风险;(三)大规模投喂行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对“绿水青山”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呼吁共同关注并纠正这一重大问题,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迁徙鸟类,投喂,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周晋峰.过度投喂迁徙鸟类存在严重问题,呼吁各地立即纠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2024年2月,总第57期.ISSN2749-9065
对迁徙候鸟实施投喂,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益于它们和我们?在追求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这种看似“善意”的举动?
近日,有新朋友发来一个视频,大意是:介绍某地“生态好”,迁徙鸟类逐年迅速增加,景色优美、壮观,游客如织。视频中展示了一些“热心爱鸟人”为鸟儿准备了大量食物。
看后夜不能寐,遂拟此文,重申: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建议立即纠正。
首先,一些商家、公园、地方政府愿意投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商家通过投喂鸟类可以售卖相关商品,增加盈利;公园则通过投喂吸引游客,获取各种综合收益;而地方政府的谬论则是“环境好不好,鸟儿知道”。然而,这些看似有利的举措实际上存在严重问题。
首先,鸟儿并不具备判断环境“好”或“坏”的能力,它们只关心:是否有足够的食物。有的鸟类甚至以腐肉为食,对于它们而言,环境的好坏并非食物来源的主要考量。
其次,大规模投喂不仅直接增加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还间接提高了人兽共染病的风险,例如禽流感。这种危险不仅对动物造成威胁,也对人类构成潜在风险,也可能引发下一次“新冠”式的疫情。
第三,大规模投喂行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对“绿水青山”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保护绿水青山中的“保护(conservation)”真正的本意是什么?第一,应该减少人为的干扰,第二,恢复自然,第三,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空间。包括人们不要那么拼命地去观鸟,不要那么拼命地去搞生态摄影,尽量给自然以宁静,远离人为的干扰,等等。
鸟类因季节自然的变化而导致的迁徙,我们不要通过过度投喂而达到让那些珍稀鸟类留下来、彰显好生态的目的,这是完全错误的,是对自然迁徙的一种干扰。
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并纠正这一愈发严重的过度投喂问题。与此同时,也请中央环保督查关注此事。此前,中央环保督查曾对缺水城市建水景观问题的进行督查关切。这两个问题虽然表面上看似不同,但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何为真正保护、何为真正生态的问题,也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应对,并实现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问题。
参考资料:
[1]马俊杰,王芊佳,周晋峰,杨晓红.试论野鸟补饲的危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2023年1月,总第34期.ISSN2749-9065
[2]周晋峰.(2020).遵循与自然相处之道(新时代新步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2日,第08版.
[3]周晋峰.没有大象的自然,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8卷,2024年1月,总第54期.ISSN2749-9065
[4]联合国新闻.(2023).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守护者——专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研究室主任杨晓红. 网址: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5/111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