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奇遇记”——哈尔滨五常凤凰山黑熊出没

二维码
111

宋永滨

摘要:因森林砍伐、栖息地破碎化、捕猎等原因,黑熊的数量逐渐减少,平常很难见到踪影。2023年10月21日,哈尔滨五常凤凰山村民在山上偶遇一只黑熊,在暗中观察保护时清除了猎捕黑熊的铁套子,并与志愿者回忆曾经救助黑熊的经历,以及讨论如何保护黑熊,以实现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凤凰山,黑熊,巡护,保护

宋永滨.黑熊“奇遇记”——哈尔滨五常凤凰山黑熊出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2024年1月,总第55期.ISSN2749-9065


凤凰山坐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凤凰山经营所施业区内,位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西坡属长白山中温润性气候水土肥沃、气候适宜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有红松、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种;高山红景天、天麻、黄芪、刺五加等名贵药材;虎、熊、马鹿、紫貂等珍稀动物,是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一、黑熊的生存现状

黑熊(拉丁学名Ursus thibetanus),别名亚洲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黑熊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山地森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东北等省份。黑熊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估计,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境内1000-1500头黑熊,中国黑熊的野生种群估计为12000-18000头,最高估计也不过2万头[1]。北方黑熊有冬眠的习性整个冬季睡于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至第二年3、4月份出洞活动。

由于偷捕滥猎和人类活动造成栖息地的破坏,黑熊在我国和全球数量锐减,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1]。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自然栖息地缩小、动物栖息地片段化并形成岛屿状分布,阻断了物种基因的自由交换,加速了物种的退化速度[2],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环境污染、气候变迁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扰乱了黑熊的生存环境,割裂了黑熊的食物链。用枪杀、下套、埋地枪、拴炸子等方法进行偷猎,使黑熊数量急剧减少[3]

二、哈尔滨五常凤凰山黑熊出没

获悉志愿者在尔滨五常凤凰山上拍到黑熊上树的线索笔者2023年10月24日至26日,赶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哈尔滨五常凤凰山黑熊保护地了解情况,通过走访目击者,详细了解了志愿者发现黑熊上树的经过。

10月21日,黑龙江五常凤凰山刚刚下了2023年冬天第一场雪。跟往常一样,绿会志愿者蒋辉进山巡护,搜集黑熊活动线索以及山上遗留的钢丝套等非法捕具。

连日降温,山林去了山色,树叶脱落,视野蓦然开阔了许多。中午时分,行进至东方红林场与前进交界处的平岗,发现300米处一棵大树上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故而感到很好奇,于是上前看个究竟。当走到离物体大约50多米处位置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头亚成体黑熊爬在地面约15米高的大树上,于是他立即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人熊见面,本以为气氛会非常“紧张”,只见黑熊从容地朝蒋辉看了看,便把头扭向一边,感觉略显羞涩,似乎在说不好意思

据蒋辉讲:看到黑熊要下树,我就转身准备悄悄撤退,远远看到黑熊缓慢地下到地面,不慌不忙朝山上走去,隐没在山坡小树丛里。

10月25日,在蒋辉带领下,志愿者来到目击黑熊上树的区域进行巡护,发现两棵百年以上的空心老树,是黑熊越冬蹲仓子的巢穴(东北黑熊每年的10月-11月初钻入树洞或地洞,开始冬眠,老百姓称之为蹲仓子)。在距离一棵老树五六十米的地方,不知何人用砍伐的树木设置了类似围栏的木障,在木障一端一棵碗口粗的松树树干上,发现了一具布设十分精巧隐蔽的钢丝套子,显然是为黑熊设的。见到此景,志愿者当即取下钢丝套子,后交至林业部门。在百年老树及周边的大树上,发现大量黑熊爬树留下的新鲜抓痕。在一处枯树桩子周围,发现了黑熊觅食树桩里蚂蚁时留下的脚印。

三、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治枪禁猎,涵养自然,山林密了,野生动物多了,人与黑熊接触的概率大大增加了。据观察,目击黑熊处距离林缘不到三公里,在凤凰山黑熊保护地,距离黑熊栖息地最近村镇不到一公里。

当被问及目击黑熊的感受,蒋辉说,三十多年前进山,见过黑熊,还曾救助过一头黑熊幼崽,养在家中。小家伙活泼好动,十分惹人喜爱,很是粘人,跟着我去跑山(挖野菜、捡蘑菇、拾柴火)。一天,贪玩的小熊跑丢了,回家一瞧小熊竟然自己跑回来了。看着小熊一天天长大,也能独立生活了,于是就近把它放回山林,没想到小熊又回来了,见到我呜呜哭着,好像在说你咋不要我了。无奈之下,虽然不舍,最终还是狠了狠心,把它送到更远的山林放了……说到这儿,蒋辉的眼圈湿润了。事隔三十多年,这次野外见到黑熊,当时心情很激动,没有害怕,还很亲切,因为我太了解它们也让我想起我救过的那只黑熊宝宝,就像看到小时候的黑熊又回来了。

说起黑熊,蒋辉兴致勃勃,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介绍完黑熊习性,还认真回答了外遇到黑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五不靠近”,即:处于发情期的不靠近带幼崽的不靠近正在进食的不靠近被人伤过的不靠近冬眠蹲仓子的不靠近。春季是黑熊发情期,此时黑熊领地意识最强,性情暴躁攻击力爆表带幼崽的母熊出于护崽本能,性情凶猛,对接近的人甚至同类充满敌意黑熊护食的本能反应有点像狗,会把接近的人视为抢食者,发起攻击冬眠中的黑熊遇人打扰会很不高兴,把人视作加害者进行攻击被人伤害过的黑熊会记仇,认为所有都是不怀好意,发起攻击。所以,当人在野外遇见黑熊,只可远观不可近看。如果狭路相逢,切忌大喊大叫,乱跑乱跳,行为过激过急,更不能肆意伤害,不仅于事无补,可能适得其反。正确做法是背靠树木或原地静止不动,不直视不惊慌不惧怕,瞅准机会缓步后撤,拉开与黑熊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黑熊怕人,不轻易主动攻击人类。

分析黑熊伤人事件,其中最难判断把握的就是被人伤害过的黑熊,对此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要伤害它们。爱心和保护将赢得黑熊的信任与包容,必将换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黑熊共处。


参考文献

[1]. IUCN红色名录 Ursus thibetanus (Asiatic Black Bear)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824/166528664#assessment-information

[2]. Cheptou, P. O., Hargreaves, A. L., Bonte, D., & Jacquemyn, H. (2017). Adaptation to fragmentation: evolutionary dynamics driven by human influenc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2(1712), 20160037. https://doi.org/10.1098/rstb.2016.0037

[3]. 刘伟. 对保护野生黑熊的几点建议.[J] 林业勘查设计 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