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增殖放流和种水草都是错误的;梁子湖水质不是问题

二维码
24

周晋峰

摘要:本文以梁子湖“鱼草较量”为例,指出了在实际生态保护做法中存在的争议。尽管专家们在水草研究和大规模种植上付出了努力,但这种做法可能对自然造成破坏,应该进行审慎科学研究。

关键词:“鱼草较量”,科学研究,生态保护

周晋峰.简单增殖放流和种水草都是错误的;梁子湖水质不是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8卷,2024年1月,总第54期.ISSN2749-9065


现在,我们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空前高涨,但是在具体做法上,一些做法引发了诸多争议。偶然拜读了有关梁子湖“鱼草较量”的报道,一些话不得不说。

比如,研究水草的同志们、专家们下了很大功夫去种水草。有关报道介绍了如何困难、如何大规模、如何广泛地克服重重困难在梁子湖开展大规模的水草种植的历程。但是,在自然水体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第一条首先是“保护”(protection);“保护”意味着应该是防止人类的破坏或者是干预(干预也是一种破坏)。

传统上对于湖泊的保护,我们讲的是要防止污水排进去,防止毒害自然生命体;现在各地的污水处理站,已经使得水污染的控制得到了大规模的改善;但是去大面积种水草——这种貌似生态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对自然的破坏。

梁子湖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州市交界处,也是湖北省的第二大湖。在湖泊开展水草种植活动,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打破,需经过十分审慎的科学研究之后方能进行。尤其是要站在大尺度上去看——站在宏观的、长江流域的角度上去看,研究湖泊的历史演替的规律性,审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