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人民战塑”

二维码
53

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材料,它们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分解。从1950年至2017年间,全球已产生约70亿吨塑料垃圾,仅有不到10%被回收。塑料制品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负担。

海洋环境是塑料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重灾区”。有研究表明,每年有超1000万吨塑料进入全球海洋,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例如因被塑料缠绕,而导致生长畸形的海龟、因误食大量塑料而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数十枚塑料袋的鲸鱼等。陆地环境也受到塑料污染的严重威胁。大量的塑料垃圾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此外,塑料生产和污染正在加剧气候变化。塑料的制造、运输、焚烧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如果对塑料进行生命周期分析,2015年全球塑料释放的温室气体约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之一的微塑料也应当引起广泛关注。微塑料是指那些尺寸极小的塑料颗粒,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微塑料会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在被生物误食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动物和人类,对生物体产生潜在危害。微塑料的存在会将生态系统中更多的生物暴露于塑料污染风险中,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行动和努力。减少塑料使用量、进行回收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等措施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以及个人应该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塑料污染问题。

为响应“减塑捡塑”(Beat Plastic Pollution)、“全球战塑”(Planet vs. Plastics)的世界主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减塑捡塑工作组发起“人民战塑”(People vs. Plastics)项目,旨在敦促品牌和行业更加重视其产品的塑料垃圾问题,同时呼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注重减少、减轻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及影响。目前,“人民战塑”已开展13次活动,以实际行动战胜塑料污染问题。

本月期刊重点聚焦“人民战塑”系列议题,希望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应对塑料污染的措施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