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琦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放在了突出位置,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意蕴,是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本文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应有之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内在逻辑,思考
韦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一些思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2023年9月,总第48期.ISSN2749-906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人类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式,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它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技术、机制、制度等各个方面。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现代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中国式现代化是对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的全新思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道路,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政策、战略和实践,有着本身的内在逻辑,这是完全有别于西方的。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现代化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模式。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西方各国的生态现代化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弄清楚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西方各国的生态现代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应有之义,从而更加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首先,从制度理论选择上说,两者存在本质差异。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基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引,兼收并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其本质依旧强调的是自然为我所用。西方式现代化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走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之路。西方的现代化是发达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型,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其次,从内涵上讲,两者存在本质差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张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主张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5]。而西方的生态现代化强调应采取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没有变,将自然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外在背景,而非主要因素。强调让市场而非政府发挥中心作用,强调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对环境的作用。
最后,从目标上讲,两者存在本质差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空间均衡的理念,强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强调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最终要实现的现代化,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则注重在可持续性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强调资本能够超脱于自然限制因素,强调通过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开发改造,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其本质目标依旧是追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中国式现代化必定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知,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史。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兴衰演替,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6]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中国实际发展问题的深刻总结和思考。近些年来,全球性危机频发,尤其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本身的和解”[7]。人类社会要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从发展路径看,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比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中国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靓丽底色,走绿色发展道路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实践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实践,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行得通的,是完全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现代化的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它的提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西方国家两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问题是分阶段、逐步出现的,因此在治理时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而中国与西方国家情况不同,四十多年的发展,环境问题呈叠加式、集中性爆发,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方法更复杂,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花大力气改善现阶段中国面临的困境,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状况。
首先,中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产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中国出台了多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之处仍然存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环境非友好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需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其次,中国极为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亟需扭转。自然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作用。一方面,自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得人类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同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改造,自然也反作用于人类,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人在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同样,生态环境的好坏也密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况。
最后,中国的资源、环境状况已经无法再负荷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约束,因此必须重视对清洁高效能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技术革新,保护环境不是不发展,而是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践是引领理论的先导,也是实现理论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我们党和国家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道路选择,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正确选择。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和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指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遵循,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生态环境和民生发展两者关系的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基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现实国情出发,把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融为一体所作出的又一科学论断,明确了良好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和作用,丰富了民生的科学内涵。人民群众的生活过的“好不好”、“幸福不幸福”,人民群众自己最有发言权。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2018-2022年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重污染天数下降超过五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遵循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结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和追求。世界上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并不相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参考资料: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新华社,2017-10-27.
[9] 中共中央宜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