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熊昱彤
摘要:天山,这座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被古人认为是“通天之山”。博格达峰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被人类顶礼膜拜。元代道教宗师、“长春真人”邱处机为博格达涂上一层道教的神话色彩。清代的乾隆皇帝更是亲撰祭文感谢博格达护佑疆土,“永镇西陲”。雪莲花盛开在博格达峰海拔3500米到3800米左右的高寒之地。天山雪莲现已较为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国家三级濒危物种。博格达群峰周围分布有超过100条冰川,冰雪融水汇成30多条大小河流,浇灌着山麓沃野。丰富多彩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展开,行走在博格达,一日可以见到四季之景。
关键词:雪莲,博格达峰,冰川,保护植物
熊昱彤. 在博格达,与雪莲相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2期,2022年1月,ISSN2749-9065
(无人机视角下的博格达群峰和冰川)
一、 神山
还有十几分钟,飞机就要降落在乌鲁木齐机场了。在北京登机前,我特意选择了后舱左舷靠窗的座位。飞机一路向西,我一直注视着窗外。崇山峻岭之上,一团团的白云飘过,像是掠过水面的朵朵浪花。
啊!在飞机的左前方,一片绵延的雪峰之上,浮现出一座更加雄伟的大山。那巍峨雪山,三峰并列,像一只张开的巨掌,直指天穹。我知道,博格达到了!
站在海拔3540米的登山大本营营地,眺望并立的三峰,中间的那座看起来比两边的略微高一点点。中峰海拔5445米,是博格达群峰的最高点,也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点。三座雪峰肩连着肩,几乎分不出彼此地紧紧依偎而立,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大山墙;又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巨型笔架,被无形的大手端端摆在茫茫冰川和雪岭之上。
在我见过的雪山中,五千多米的海拔说实话算不上一个让人心跳的数字。但站立在磅礴伟岸的博格达峰脚下,周边似乎有着强大的气场,似有阵阵仙气,扑面而来,萦绕四周。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东西逶迤2500千米,南北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巨大的山系中有着数不清的高山,博格达海拔高度仅能排第三(天山第一高峰为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附近、海拔7443米的托木尔峰;第二高峰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境线上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
然而,博格达峰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为什么呢?因为博格达是一座富有神性的山,或者是说一座通灵的山。
天山,这座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被古人认为是“通天之山”。“天山”,这个名字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古人对这个东西绵延2500公里的巨大山系的无限想象。而气势磅礴、直插云天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自然被视为“人天对话”的接口,是人与上天交换眼神的神灵之窗。
天山也是比较年轻的山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而博格达峰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被人类顶礼膜拜。古代西域的游牧民族在彼此征战中,把博格达山上的石头都当做打击敌人无往不胜的神器。元代道教宗师、“长春真人”邱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跋涉万里,远赴西域。西行途中路过博格达,邱处机仰望着闪耀着银色寒光的雪岭三峰,激情赋诗《宿轮台东南望阴山》。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尽道博格达其形之险峻、其势之雄壮,也从此为博格达涂上一层道教的神话色彩。清代的乾隆皇帝更是派出戍边重臣、驻乌鲁木齐大臣上山祭拜。乾隆亲撰祭文感谢博格达护佑疆土,“永镇西陲”。
(浩瀚银河全拱之下的博格达群峰)
(日出时刻,博格达峰顶飘荡着瑰丽的粉红色帽子云)
二、雪莲
雪莲美艳,灿于山巅。
来到通灵之山的博格达,当然要找寻神山上的圣物---雪莲花。
还在上山的路上,我一遍遍设想着与雪莲的初相遇。没想到,这个时刻来得那么猝不及防。当我正喘着粗气、头也抬不起来、机械地一步步往上爬时,猛听哈萨克族向导巴克特大呼一声“雪莲!”,顿时炸醒了所有的人!我们兴奋地“哇、哇”叫着,奔向雪莲---那是一朵青涩的、含苞待放的花儿。对雪莲的第一眼,哦,怎么像一颗青绿色的圆白菜!
营地的东面是一个百余米高、坡度接近45度的乱石坡,布满了刀刃般的岩石。天还没亮。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在大石头之间跳跃着。终于爬上了山头,在黢黑的山上借助头灯,寻觅着雪莲的踪影。太阳出来了,博格达峰南面号称“小珠峰”的雪山尖尖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粉色,雪莲花沐浴在第一缕阳光下,那个时刻,无比的神奇庄严。
(雪莲花在其他奇花异草的簇拥下盛放)
(雪莲花朵连带叶子是很大的一蓬,全开的雪莲直径超过25公分)
(能见到雪山、银河、雪莲同框实属不易)
雪莲,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只盛开在海拔3500米到3800米左右的高寒之地。层叠的白绿色花瓣之下,紧实地包裹着一颗硕大的、圆球形状的紫色花心。花朵连带叶子是很大的一蓬,没实地见到雪莲之前,很难想象如此大朵的鲜花居然开在石头上。在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雪莲从石头的间隙里,努力地探出身子,迎向风、光和水。
雪莲花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在严寒缺氧之下,雪莲坚强地发芽、成长、绽放,高洁而坚强。雪莲从发芽到开花要五、六年的时间,其间要经历无数个漫长极寒的白天和夜晚,最终,在她生命的盛夏,绽放短短的两个月。
要想在乱石坡上找到雪莲并不容易。天山雪莲现已较为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国家三级濒危物种。
高山牧人视雪莲花为圣洁的神物,相信路遇雪莲是吉祥如意的征兆。牧人和有幸亲睹雪莲风采的游人,莫不怀着对圣洁之物的虔诚和敬畏,膜拜她的神采,记下她的模样,再带着满足和感恩的心与她道别,留她在亘古的宁静中。
(落日余晖为雪山和雪莲镀上了一层金色)
广阔的西部疆域,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无论何人,只要看到博格达峰,骑马者下马,行路者驻足,面向博格达峰顶礼膜拜。在博格达雪峰脚下,我一次次地向神山叩拜,为记录下雪莲与雪山同框的模样。雪山、冰川、星光、盛放的鲜花,我为眼前这超现实的画面而倾倒。
在博格达峰周围方圆十几公里不大的范围内,排列着6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从地形图上发现,不同走向的雪峰彼此排列、重叠交错着。我不禁遐想,如果能飞到千米高空,从正上方俯视博格达群峰,会不会像一簇开放的雪莲花?
三、一日四季
就像“秦岭—淮河线”基本划分了中国的南方北方一样,天山也是新疆的“地理界线”。山北是牧场、草原和森林,山南则是沙漠和绿洲。山北世代游牧,山南则以农耕文明为主。
博格达群峰周围分布有超过100条冰川。盛夏季节,冰雪融水滔滔而下,汇成30多条大小河流,浇灌着山麓沃野。
(博格达群峰孕育了雄壮的冰川和无数条大小河流)
行走在博格达,一日可以见到四季之景。从山脚下干旱炎热的荒漠,走进凉爽的草原、森林、草甸,再往上就到了寒冷的雪线冰川。丰富多彩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展开,自下而上可以依次看到河谷落叶阔叶林、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和高山垫状植被带。
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营地,苍劲挺拔的雪岭云杉在绿色的山坡上蔓延起伏,郁郁葱葱。入夜,躺在帐篷里,外面的松涛和河水的浪涛,混合成一首绝妙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中枕着涛声入眠。往博格达大本营的路上,海拔2500米的岩石缝中意外发现了直径大约只有一公分的迷你多肉。绿色和紫色的肥厚叶瓣中,开出一朵朵淡粉色小花。高山草原继续向上行进,植被逐渐稀疏,待进入3500米和3800米之间的高山垫状植被带,只剩下小灌木和垫状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这里除了雪莲外,还盛放着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
乱石坡上开放着一簇簇艳丽的紫蓝色花朵,像高山之巅的蓝色精灵,它叫毛建草。毛建草颜色鲜艳夺目,还有一股股浓郁的药香气。与蓝色花朵相间开放的还有一片片娇艳的黄花,这是野罂粟,小小的灯笼状的艳丽花朵在狂风疾雨中装点着寂寞的雪域。那紫粉色、像小雏菊一样的野花学名叫高山紫菀,星星点点撒在荒凉的狂野之上。
山谷里遍地怒放的山花,一丛一簇,香气盈野。我终于悟出来博格达峰四周缭绕飘荡的仙气来自何处了!
(野罂粟)
(高山紫菀)
(毛建草)
(山谷里遍地怒放的野花)
(远眺博格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