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晋峰
摘要:工业文明时代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工业文明模式下的政策、制度、规定以及具体举措,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步伐。在新时代下,应从生态文明高度出发,进行更加系统的科学设计,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并以此带动更广泛人民的参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策,湿地公园建设,森林康养,防鸟网,过度包装,工业造林,海洋馆,塑料书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人民参与
周晋峰.政策、制度之于生物多样性是一把双刃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2期,2022年1月,ISSN2749-9065
生态文明的头号敌人是工业文明时代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工业文明模式下的政策、制度、规定以及其指导下形成的具体举措,体现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则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一定阻碍。例如:
第一,在2020年出台的一项农业政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农药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容,没有任何体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中国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综合、全面、平衡的害虫防控方面,与生态安全直接相关。因此,在害虫的防治中,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有效的多元监督和参与机制,减少垃圾污染,并保障公众知情权,促进公众监督和公众参与。
第二,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专家按照工业文明标准和理念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如:南苑区域内的一些草和植物因被鉴定为无危物种,进而核准了铲掉荒草并新植树木、统一铺设草坪的项目设计。但实际上,这些原生态的荒地及草被是自然状态下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体现,鸟儿可以在这里放心吃草籽,不必担心农药,人为干扰亦很少。遗憾的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仍然在经济开发中被广泛的忽略,很多项目虽然名为“生态建设”项目,但并没有真正的做到生物多样性友好。
第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需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而非更侧重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以2020年3月份公布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为例,在四部委出台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相关文件中,存在以下问题:该项目与森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密切相关,但从项目审批标准到运行规则等,都未考虑对森林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未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推荐与审核主体均为林草部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森林康养项目与森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密切相关,在项目建设中尤其需要将“两山”理论切实落实到位。
第四,机场设置防鸟网,导致很多鸟儿死亡,这也需要思考和关注。据志愿者反应,全国所有机场,不论军用还是民用,均会在机场跑道旁设置防鸟网,以避免鸟撞事件。这些传统防鸟网通常高3米、每条长度至少在1公里以上。鸟网是我国野保法明确禁止使用的工具,涉嫌违法。从其使用效果看,这些防护网除了防鸟,也会伤鸟,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鸟类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尤其一些机场所处的地理位置,恰位于候鸟迁徙通道,鸟类活动密集,因此所造成的伤害更大,生态损失也更大。
第五,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严重。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的现象愈演愈烈,常常产生无谓的浪费。这些包装物(塑料类占很大比重),在前期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无不有着资源环境代价;沦为垃圾后,无论是被重新回收利用,还是成为垃圾被焚烧或填埋,其处理过程带来的碳排放,以及对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影响都不可忽视;甚至会成为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海洋生物也难以幸免,已经有多项科学研究发现,许多生物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但市场监管部门对月饼过度包装的检查的结果却往往显示“合格”。根源在于月饼包装和执法检查都是亦相应的国家标准为依据——由大量生产企业参与的标准,并没有充分将过度包装及其环境危害融入其中。不合理的标准为过度包装的存在制造了无数的理由和借口,也给企业和投资者的资本增长、利润提升带来了好处。
第六,工业化造林运动。比如以执行国土绿化项目为由,在应该长芦苇的沿海滩涂上种树。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树、应该种树,植树也不能简单的和"绿色发展"划等号;如果当地的原生态是湿地、滩涂,则应该保留和尊重,不能以植树的名义、以生态的名义破坏原本的典型生态。同时植树造林也要讲科学,不能把“林”简单地看成是工业林、简单的“绿化”,而应该以“植树+构建生态文明”,“植树+保护自然”为出发点,而非简单按照绿化指标去完成数据任务。
第七,内陆缺水地区建设海洋馆问题。海洋馆,容易催生野生动物非法盗猎、饲养和繁育,而在内陆地区建设海洋馆,还涉及设施维护、远程运输、大量用水、建设用地等环境、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碳排放强度也会增加。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就国内近年来发生的海洋动物非法盗猎和饲养繁殖等情况来看,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海洋馆很容易滋生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例如,2019年秦皇岛鸽子窝公园海豹馆所宣称的“10头斑海豹产仔6头”事件,据深入调研并致函有关部门后最终证实,其中有4头都是从大连非法获取。还有震惊全国的百头斑海豹幼崽盗猎案,盗猎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来自海洋馆的市场需求。
以上案例也为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生态文明高度出发,进行更加系统的科学设计,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积极案例。如:面对塑料污染这个全球性挑战,在校园开学季存在的强制要求学生包塑料书皮的问题,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与教育部沟通,取得了积极效果,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要求学校出台政策不许强制中小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广受称赞;央企国企也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与中国绿发会签署合作项目,联合巡线、联合培训、联合救助沿线受伤鸟类,把生态文明和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尽量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并积极开展能力建设、防患于未然,项目效果显著;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赋予了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维护公共环境利益,让水电站建设危害濒危植物栖息地、外卖塑料垃圾和月饼过度包装污染环境等问题通过诉讼的方式提出来,并得到广泛关注。这部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得以凸显,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亦获广泛关注与好评。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人民不广泛参与,自然保护效果则会打折扣。中国绿发会自2016年至今,在全国建立了183个保护地,涉及全国30多个省市,数以万计志愿者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通过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BCON),用人与自然和谐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保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通过在全国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驿站”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案例,倡导低碳发展,践行”双碳目标“。这些均是人民参与的积极举措。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政策、制度,并以此带动更广泛人民的参与,这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