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环境治理领域动态·2023年8月

二维码
40

【国内热点】

一、全国生态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共话“生态”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普及和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安徽省池州市邀请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顾问约翰·马敬能博士来池授课。活动中,约翰·马敬能为池州的小朋友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有着很多湿地和鸟类的地方感到高兴,同时也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多去观察鸟类,学会保护鸟类;河南省邓州市堰子川湿地长廊生态文明驿站在堰子王营村小学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以增强基层村民群众对全国生态日的知晓率。

图片30.png

此外,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成果正式发布。调查评估显示,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同时,我国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重要生态空间被挤占的现象依然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二、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召开,环境及气候议题引关注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采用“线下+线上”“综合+专题”办会模式,年度主题为“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着力打造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努力举办一届国际参与度高、展客商获得感强的服务贸易盛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将于9月3日在服贸会上举办以“双碳目标与环境服务”为主题的2023国际气候会议(#ICCOP 2023)。该会议作为服贸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行业深度融合,共创未来。本次会议将执行《绿色会议标准》(T/CGDF 00027-2021),并邀请重磅级国际嘉宾、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知名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围绕双碳、ESG、环境服务等主题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

三、第二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决赛圆满落幕

2023年8月10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主办,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决赛在杭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委员会主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等领导出席决赛开幕式。

图片31.png

周晋峰代表大赛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处在“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作为大赛主办单位,希望更多的相关单位能够支持本项赛事,通过共同努力将此项赛事办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团队。

【国际视野】

一、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于日前发布了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总结了世界各国为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能够最有效减低烟草需求的措施所做出的努力。

报告表明了世卫组织的决心:即随时准备为所有想要实施更佳控烟政策、保护其人民免受烟草致命危害的国家提供支持。中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承担着控烟履约任务,也一直为加强控烟履约而努力。

据统计,全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7.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病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但烟草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损害,更加严峻和深远。从种植生产到销售、使用,再到废弃物处理,烟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正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控烟工作组早在2018年就开始关注烟草对环境的影响,分别在立法、协助推动国家履约机制、宣传倡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报告原文请参见: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7164

二、《中欧大鸨种群养护和管理谅解备忘录》签署方第五次会议将于2023年9月召开

《中欧大鸨种群保护和管理谅解备忘录》第五次签署国会议(MOS 5)定于2023年9月20日至21日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举行,并于2023年9月18日至19日举行国际科学研讨会。

图片32.png

图源:Franz Josef Kovacs

【关于《中欧大鸨种群保护和管理谅解备忘录》】

《中欧大鸨种群保护和管理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ddle-European Population of the Great Bustard (Otis tarda))是在《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的主持下缔结的,并于2001年6月1日生效。它涵盖了中欧繁殖和越冬的大鸨种群,并通过在中欧范围内管理现代农业和景观规划,以拯救剩余的个体。谅解备忘录为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其他团体监测和协调正在进行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政府间框架的约束和监督。

据估计,欧洲大鸨的数量在42,113到51,815只之间,但在中欧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大鸨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如果没有积极的保护措施,这个物种注定要消失。

图片33.png

欧洲大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

图源:IUCN Redlist

三、2023年世界大象日对话活动圆满落幕

2023年8月11日,世界大象日对话活动(World Elephant Day Dialogue)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让自然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增效”(Elephantine Challenge: Converging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本次活动中,众多专家相聚于云端,交流经验与观点。包括: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大使伊恩·雷蒙德(Ian Redmond);华大基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前秘书长约翰·斯坎伦(John Scanlo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象专家组成员曼诺里·古纳瓦德娜(Manori Gunarwadena)等。

图片34.png

与会嘉宾精彩发言请参见:

https://mp.weixin.qq.com/s/10YSZU2Wmyxa87Em1Cyj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