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应以对法益造成损害为前提

二维码
7

宋立

摘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以下简称《管理法》),本文就《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中关于委托和资助在境内开展活动、第四十六条的行政处罚条款等展开讨论。本文认为,行政处罚有它的违法后果要件,肯定有个法益的侵害,如果说仅仅是接受了资助,并没有从事活动,算不算侵害了社会利益,算不算违反了法律?这种情况下使用处罚合适不合适?等等,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开展活动,资助,处罚

宋立.行政处罚,应以对法益造成损害为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2卷,2023年8月,总第46期.ISSN2749-9065


在此次学习讨论会上,多名专家发表了精彩的观点。现将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宋立律师的发言内容分享如下:

第一点从字面意义上文字解释来讲,《管理法》三十二是关于委托和资助在境内开展活动那委托资助是一件事,在境内开展活动是另外一件事,是两件事。如果是做这样的区分的话仅仅是资助或者说接受资助但是并没有代理,也没有变相代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国内开展活动的话,能否适用这个条款我倾向于还是有没有代理或者变相代理境内开展活动仅仅是接受资助应该不是第三十二条完整的意思

第二点还是从《管理法》法律条文字面意义上文字解释来讲条的第二款资助中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讲的也是开展活动,所以我觉得有没有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是强调的重点

第三点,从整个《管理法》的体系解释上来讲,第四十六条是个行政处罚条款这个行政处罚条款是不是要结合行政处罚法来做一个体系性的分析?第四十六条肯定不能脱离行政处罚法》这个大的法律体系行政处罚它的违法后果要件肯定有个法益的侵害如果说仅仅是接受了资助没有从事活动算不算侵害了社会利益,算不算违反法律?这种情况下使用处罚合适不合适?即便法律规定可以处罚的话,从四十六条第二款字面意义上来讲除了中国境内单位和个人明知备案而开展活动,或与未登记代表机构合作或者接受其委托资助并且还要代理和变相代理进行活动或者进行项目活动资金收付才进行处罚。如果说仅仅是接受资助,但是没有按资助者的意愿进行代理或者项目活动,那就不属于该条文第二款处罚的情形

第四点讨论会上的其他几位老师都讲关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结合这点理解,第四十六条法律条文在适用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谦抑性?有机会公布实施细则的时候,应该这些内容规定得更明确,这样更有利于开展活动,这也符合现在国的政策要求和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