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建闸对江豚影响巨大

二维码
137

文/蒋   忆

摘要:文章从江豚保护的角度,阐述了鄱阳湖建闸对整个长江流域江豚将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鄱阳湖通江状态呈现的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水文节律,是维持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鄱阳湖分布有江豚457头,几乎占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的一半,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建闸会对江豚产生不利影响:江豚迁移和种群交流被阻隔;栖息地破碎化;闸口段及闸口以下江段的江豚种群及其栖息地会受到不利影响;食物来源会受到影响;更多的人类活动会对江豚构成更大的威胁;水流减缓,可能会出现冬季浅水区域结冰,给江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工程建设,生产活动,效应

蒋忆.鄱阳湖建闸对江豚影响巨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2卷第3期,2021年4月,ISSN2749-9065.


蒋忆,中国绿发会江豚保护地主任、九江市青山绿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各位老师好,感谢绿会的邀请,因为我前几年一直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的一线开展江豚保护的工作,所以我今天主要表达的是关于建闸可能会对整个长江流域的江豚产生的影响。


首先我认为目前鄱阳湖的通江状态呈现的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水文节律是维持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也是继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之后,长江生态系统仅有的鲸类动物,过度捕捞、航运、涉水工程、水体污染、采砂和气候变化等环境的影响,造成江豚的极度濒危,只剩下1012头。鄱阳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这里分布有江豚457头,几乎占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的一半,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而过去2006年以来,整个鄱阳湖江豚数量基本维持在450头左右。根据文献可以了解到,江豚在长江干流和鄱阳湖之间是有显著的日迁移和季节性的迁移规律的。但是因为受到鄱阳湖湖口两座大桥等影响,这种迁移规律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这些迁移规律到现在也是一直存在的。半洄游型鱼类是江豚长期的主要的食物来源。


2020年1月份实施10年禁渔后,对长江江豚种群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刚刚王浩院士提到的,鄱阳湖枯水期江豚遇到搁浅,包括航运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关于江豚搁浅的问题,目前根据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的研究,主要发生的案例是因为长期的采沙带来的这些沙坑,会造成在枯水期的时候,有一些母子豚会在沙坑里面觅食,从而可能造成搁浅这一隐患,建议保护主管部门通过加强保护管理和湿地修复,来保护江豚种群。


我认为建闸将会对江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首先,目前的方案设计的是60米的大闸作为江豚通道,之前江西省鄱建办发出来的材料也介绍,因为江豚通过60米桥墩现象存在,那么60米的闸门是江豚也能够通过的。但是我觉得闸门和桥墩是两回事,并没有充分论证江豚一定能通过闸门,而且如果建闸,闸门也不会依照江豚的迁移规律开放,那么江豚的江湖迁移还是会被阻隔,种群交流被阻隔。


第二,不仅江豚在江湖之间的迁移被阻隔,江豚种群之间的交流也会受到影响,江豚整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完整的栖息地也会遭到破碎化的影响,因为江豚总数量确实非常少,所以也经不起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


第三,一旦鄱阳湖建了闸,闸口段及闸口以下一直到八里江,甚至整个安徽的江段,江豚种群及其栖息地会受到不利影响,包括栖息地环境改变、水文节律改变、食物的影响、施工过程影响等。


第四,江豚主要的食物是半洄游性鱼类,这些鱼类也会受到工程的阻碍及影响,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江豚的食物都会受到影响。


第五,建闸后水位抬高,可能会促进更大的航运、潜在的采沙等人类活动,这些都会对江豚带来更多潜在威胁。


第六,建闸后水流减缓,在冬季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可能会出现浅水区域结冰,给江豚带来潜在的隐患。


以上是我从江豚保护角度提出的观点,建闸会对整个长江流域江豚产生不利影响,我讲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