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红、冯璐
摘要:国家《三有名录》适时的进行调整和修订,对于适应新形势下野生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简称《三有名录》),本文结合多年来对野生动物物种种群变化、面临威胁和社会关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三有名录》修订提出建议。
关键词:三有名录,征求意见稿,修订,建议
杨晓红、冯璐. 野猪、黑龙江林蛙、中华蜜蜂等物种应科学评估,宜保留在《三有名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4期,2022年3月,ISSN2749-9065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简称《三有名录》),笔者通过认真研究,并结合有关专家和志愿者反馈意见,在甄别汇总后,提出以下建议:
1. 将野猪保留在《三有名录》之列。
建议理由:野猪在我国东北、华北、云南及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等山区,近些年确实种群数量增长较大,但截止到目前,仅有个别省份就这一陆生野生物种做过相对严谨的专项物种种群调查,对其野生资源状况有一定了解,大部分涉及野猪数量快速增长的省份,并没有开展类似调查。即使在已经开展了野生种群调查的省份,对野猪与当地生态环境间可容纳的合理数量与分布密度,都尚未得出被社会和生态研究学界广泛认可的科学成果。
因此,在不清楚其环境容量、主要的环境因子之间的变量关系、未能做出科学的野生种群评估、以及设计出相应的科学管理体系之前,仅出于生态补偿压力,将野猪删除《三有名录》不合适。这一种群作为当前林区的食物链顶端消费者,对维护区域内生态平衡和生态健康,仍有着重要意义。而从《三有名录》中剔除,很容易造成过度消费、再次让野猪种群面临濒危。
两栖类野生动物中,应谨慎删除黑龙江林蛙等野生蛙类和蟾蜍类。
建议理由:拟新发布的国家《三有名录》,共删除610余种野生动物(含被重复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者和转按水生野生动物管理者),而两栖类删除的野生蛙类和蟾蜍类野生动物达到133种,占到删除总数的22%,这些被删除原《三有名录》的野生蛙类和蟾蜍类,其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度、野生资源种群状况,目前均未经过详细论证,其增删的判断依据不足,因此建议慎重删除。
尤其如黑龙江林蛙,从2019年以来的志愿者独立调查显示,其所谓的养殖技术,多是人工捕获野生林蛙幼体、然后在人工设施里育肥,不能算是真正的养殖技术成熟,不符合严格意义上子二代、三代已经完全独立人工繁育的要求,将其删除《三有名录》不合适。
将中华蜜蜂保留在《三有名录》之列。
建议理由:目前,中华蜜蜂的野生种群数量仍较少,绝大多数野外蜂种为引入的意大利蜂,中华蜜蜂作为本土重要的授粉昆虫,其生态价值和对农业的影响意义重大,目前在未能提供充分科学依据的前提下,建议在《三有名录》中保留中华蜜蜂。
增加蛛形纲的蝎子,将蚯蚓、萤火虫的全部种纳入《三有名录》。
建议理由:新《三有名录》中,无蛛形纲动物,但近三年来,在宁夏、陕西等西北数省,均在秋冬季存在大量猎捕蝎子、运往南方作食用或药用的现象,其对现种群危害甚大,不加节制,将使其致危;作为陆栖无脊椎动物的蚯蚓,我国有200多种,过去两年由于电蚯蚓机在电商平台大量销售,我国北方不少地区都出现蚯蚓被电死或出售状况,对土壤的生态健康危害较大,故宜纳入“三有”保护;萤火虫作为重要的敏感性环境指示物种、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喜爱,新《三有名录》仅纳入数种,建议加大该物种的保护,可标注(所有种)。
按照调整说明规则,部分应删除物种未被删除。
如黄胸绿鹊,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新《三有名录》中仍有该物种,重复。
部分增删物种的中文名或学名需要修订。
如“普通雨燕”,应修改为“普通楼燕”;部分物种未备注原名;部分物种的亚种,已成为独立种,其学名在新《三有名录》中被混淆等等。该方面具体建议详见表1。
序号 | 中文名 | 学名 | 调整情况 | 备注 | 修改建议 |
兽纲 MAMMALIA | |||||
20 | 艾鼬 | Mustela eversmanni | 未变 | 原名 Mustela eversmanii | 删除备注,与原三有名录对比,艾鼬的学名未变 |
36 | 赤麂 | Muntiacus muntjak | 未变 | 原名 Muntiacus vaginalis | 删除备注,与原三有名录对比,赤麂的学名未变 |
37 | 狍 | Capreolus capreolus | 未变 | 原名 Capreolus pygargus | 删除备注,与原三有名录对比,狍的学名未变 |
45 | 明纹花松鼠 | Tamiops macclellandi | 未变 | 原名 Tamiops macclellandii | 删除备注,与原三有名录对比,明纹花松鼠的学名未变 |
88 | 云南兔 | Lepus comus | 新增 | 添加备注,原名 “西南兔”,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 “未变”,而非新增 | |
鸟纲 AVES | |||||
57 | 斑林鸽 | Columba hodgsonii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点斑林鸽”,或添加备注 原名“点斑林鸽” | |
69 | 毛腿夜鹰 | Lyncornis macroti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毛腿耳夜鹰”,或添加备注 原名“毛腿耳夜鹰” | |
83 | 普通雨燕 | Apus ap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普通楼燕”,或添加备注 原名“普通楼燕” | |
96 | 大鹰鹃 | 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鹰鹃”,或添加备注 原名 “鹰鹃” | |
105 | 红脚斑秧鸡 | Rallina fasciat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红腿斑秧鸡”,或添加备注 原名 “红腿斑秧鸡” | |
108 | 西秧鸡 | Rallus aquaticus | 未变 | 原名普通秧鸡 | 修改中文名为 “西方秧鸡”,原作为普通秧鸡(Rallus indicus)新疆亚种。 |
118 | 白骨顶 | Fulica atr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骨顶鸡”,或添加备注 原名 “骨顶鸡” | |
128 | 金鸻 | Pluvialis fulv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金斑鸻”,或添加备注 原名 “金斑鸻” | |
129 | 灰鸻 | Pluvialis squatarol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灰斑鸻”,或添加备注 原名 “灰斑鸻” | |
143 | 拉氏沙锥 | Gallinago hardwickii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澳南沙锥”,或添加备注 原名 “澳南沙锥” | |
147 | 长嘴半蹼鹬 | Limnodromus scolopace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长嘴鹬”,或添加备注 原名 “长嘴鹬” | |
163 | 三趾滨鹬 | Calidris alb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三趾鹬”,或添加备注 原名 “三趾鹬” | |
164 | 西滨鹬 | Calidris mauri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西方滨鹬”,或添加备注 原名 “西方滨鹬” | |
194 | 普通海鸥 | Larus can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海鸥”,或添加备注 原名 “海鸥” | |
202 | 红嘴巨燕鸥 | Hydroprogne caspi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红嘴巨鸥”,或添加备注 原名 “红嘴巨鸥” | |
236 | 绿背鸬鹚 | 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暗绿背鸬鹚”,或添加备注 原名 “暗绿背鸬鹚” | |
238 | 黄斑苇鳽 | Ixobrychus sinensi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黄苇鳽”,或添加备注 原名 “黄苇鳽” | |
241 | 黑苇鳽 | Ixobrychus flavicolli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黑鳽”,或添加备注 原名 “黑鳽” | |
268 | 绿拟啄木鸟 | Psilopogon lineat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斑头绿拟啄木鸟”,或添加备注 原名 “斑头绿拟啄木鸟” | |
291 | 花腹绿啄木鸟 | Picus vittatus | 未变 | 添加备注,原名 “花腹啄木鸟” | |
293 | 鳞腹绿啄木鸟 | Picus squamatus | 未变 | 添加备注,原名 “鳞腹啄木鸟” | |
294 | 灰头绿啄木鸟 | Picus canus | 未变 | 添加备注,原名 “灰头啄木鸟” | |
295 | 金背啄木鸟 | Dinopium javanense | 未变 | 修改中文名为 “金背三趾啄木鸟”,而金背啄木鸟 学名为 Dendropicos abyssinicus | |
338 | 寿带 | Terpsiphone incei | 新增 | 修改,调整情况为“未变”,并添加备注,原学名 “Terpsiphone paradisi ”,现Terpsiphone paradisi 指 印缅寿带 | |
359 | 黄胸绿鹊 | Cissa hypoleuca | 未变 | 原名短尾绿鹊 Clssa thalassina | 删除,按照本次调整说明,黄胸绿鹊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未避免重复应该删除 |
389 | 欧亚大山雀 | Parus major | 未变 | 原名西域山雀 Parus bokharensis | 修改中文名为“大山雀”,西域山雀(Parus bokharensis)现作为大山雀的亚种,而非独立鸟种。 |
390 | 大山雀 | Parus cinereus | 未变 | 修改中文名为“苍背山雀”,是从大山雀的亚种分化出来的。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 “新增” | |
461 | 洋燕 | Hirundo tahitica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洋斑燕”,或添加备注 原名 “洋斑燕” | |
464 | 毛脚燕 | Delichon urbicum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白腹毛脚燕”,或添加备注 原名 “白腹毛脚燕” | |
492 | 中亚叽喳柳莺 | Phylloscopus sindianus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东方叽喳柳莺”,或添加备注 原名 “东方叽喳柳莺” | |
505 | 云南柳莺 | Phylloscopus yunnanensis | 未变 | 修改,调整情况为 “新增” | |
508 | 四川柳莺 | Phylloscopus forresti | 新增 | 修改,调整情况为 “未变” | |
515 | 淡脚柳莺 | Phylloscopus tenellipes | 未变 | 添加备注,原名 “灰脚柳莺” | |
520 | 西南冠纹柳莺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 新增 | 添加备注,原名 “冠纹柳莺”,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未变”。西南冠纹柳莺从冠纹柳莺西南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与冠纹柳莺(克氏柳莺)在形态和鸣声上有很小差别 | |
521 | 冠纹柳莺 | Phylloscopus claudiae | 未变 | 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 “新增” | |
603 | 暗绿绣眼鸟 | Zosterops japonicus | 未变 | 修改学名为“Zosterops simplex”,“Zosterops japonicus”为日本绣眼鸟的学名,而暗绿绣眼鸟先前是日本绣眼鸟的亚种 | |
800 | 蓝额地鸲 | Cinclidium frontale | 未变 | 中文名应为 “蓝额长脚地鸲”,或添加备注 原名 “蓝额长脚地鸲” | |
875 | 紫颊太阳鸟 | Chalcoparia singalensis | 未变 | 原名黄颊直嘴太阳鸟 Anthreptes singalensis | 修改中文名为“紫颊直嘴太阳鸟” |
905 | 麻雀 | Passer montanus | 未变 | 添加备注,原名 “树麻雀” | |
924 | 田鹨 | Anthus richardi | 未变 | 修改中文名为“理氏鹨”,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新增” | |
925 | 东方田鹨 | Anthus rufulus | 新增 | 修改中文名为“田鹨”,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未变” | |
949 | 红腹灰雀 | Pyrrhula pyrrhula | 未变 | 原名灰腹灰雀Pyrrhula griseiventris | 删除备注,红腹灰雀与灰腹灰雀不同,且原名录中为2个物种 |
1000 | 淡灰眉岩鹀 | Emberiza cia | 新增 | 修改中文名为“灰眉岩鹀”,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未变” | |
1001 | 灰眉岩鹀 | Emberiza godlewskii | 未变 | 修改中文名为“戈氏岩鹀”,从学名来说,调整情况为“新增” | |
爬行纲 REPTILIA | |||||
8 | 墨脱弯脚虎 | Cyrtopodion medogense | 未变 | 原名墨脱裸趾虎 Cyrtodactylus medogense | 修改学名为“Crytopodin medogensis” |
184 | 瓦屋山腹链蛇 | Hebius metusium | 未变 | 原名 Amphiesma metusium | 修改备注,原名为“Amphiesma metusia” |
186 | 腹斑腹链蛇 | Hebius modestum | 未变 | 原名 Amphiesma modestum | 修改备注,原名为“Amphiesma modesta” |
228 | 方花蛇 | Archelaphe bella | 未变 | 原名 Oligodon bellus | 添加备注,原名为 “方花小头蛇 ” |
两栖纲 AMPHIBIA | |||||
22 | 蟼掌突蟾 | Leptobrachella pelodytoides | 未变 | 原名掌突蟾 Leptolalax pelodytoides | 修改学名为“Paramegophrys pelodytoides ” |
29 | 腹斑掌突蟾 | 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us | 未变 | 原名 Leptolalax ventripunctatus | 修改学名为“Paramegophrys ventripunctatus” |
148 | 塔里木蟾蜍 | Bufotes pewzowi | 未变 | 原名新疆蟾蜍 Bufo nouettei | 修改学名为“Pseudepidalea pewzowi” |
215 | 红吸盘棱皮树蛙 | Theloderma rhododiscus | 未变 | 原名红洗盘小树蛙 Philautus rhododiscus | 修改备注,原名为“红吸盘小树蛙” |
220 | 经甫树蛙 | Zhangixalus chenfui | 未变 | 原名经甫泛树蛙 Polypedates chenfui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chenfui” |
221 | 大树蛙 | Zhangixalus dennysi | 未变 | 原名大泛树蛙 Polypedates dennysi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dennysi” |
224 | 宝兴树蛙 | Zhangixalus dugritei | 未变 | 原名杜氏泛树蛙 Polypedates dugritei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dugritei” |
225 | 棕褶树蛙 | Zhangixalus feae | 未变 | 原名棕褶泛树蛙 Polypedates feae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feae” |
231 | 黑点树蛙 | Zhangixalus nigropunctatus | 未变 | 原名黑点泛树蛙 Polypedates nigropunctatus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nigropunctatus” |
232 | 峨眉树蛙 | Zhangixalus omeimontis | 未变 | 原名峨眉泛树蛙 Polypedates omeimontis | 修改学名为“Rhacophorus omeimontis” |
昆虫纲 INSECTA | |||||
3 | 史氏皮虫责 | Perlomyia smithae | 未变 | 原名扁襀科史氏长卷虫责 Perlomyer smithae | 修改备注,原名为“史氏长卷责” |
以上建议,也已正式提交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